为进一步强化我校辅导员队伍育人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我校于7-8月开展2025级新生辅导员暨新进辅导员赋能训练营。本次训练营以“赋能·成长”为主题,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深专家学者以及校内的领导老师,以专题讲座、案例实操、实务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各学院2025级新生辅导员及新进辅导员参加培训。
一、专题讲座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党委书记范韶维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专题讲座以《成长褶皱里的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与应对》为题,分析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结合案例演示了新时代大学生谈心谈话的技巧。实践指导以《深度辅导的艺术——谈心谈话赋能师生成长》为题,通过场景模拟,分享了谈心谈话的基础技术和难点突破。
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大学生创业园管委会主任孙鹏程以《基于评审视角下的大赛基本认知和备赛策略》为题,从评审视角出发,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从“职业规划作品的核心要素、职业规划大赛的避坑要诀、职业规划大赛的备赛要义”三大板块,由点及面、多维深入,系统讲解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备赛技巧。从宏观层面,详细解读当前双赛道的最新政策动向;从微观层面,围绕评委核心标准强调备赛重点与避坑要点。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合理定位与职业选择”负责人刘喆以《职规赛作品的人—职—场三维解构和设计》为题,从“首届职业规划大赛经验分享”“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的关键要点与新变化”“国赛得奖作品点评与作品打磨”三个方面对职业规划大赛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析,结合各类优秀参赛案例,对职业规划大赛不同赛道的方法、变化、理念和实施策略进行培训。
培训后孙鹏程、刘喆分别与我校参赛团队进行一对一指导,从内容逻辑到呈现形式逐点优化,助力参赛作品精准完善,以更成熟的姿态冲刺赛事。
二、实务交流
教务处副处长颜景芝以《思想引领,护航学生全面发展》为题,就本科审核评估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详实的案例、具体的数据,提出“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的工作方式,助力“让每位学生合格,让更多学生优秀,让更多学生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
麻醉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晓楠以《学风建设,一直在路上》为题,介绍了“面”“线”“点”相结合的学风建设综合模式,分享了多方协作、家校共建,共同促进学生学业提升的工作经验,并与参训辅导员研讨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构建学风长效机制有效方法。
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红梅以《聚沙成塔厚积薄发——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为题,从学理阐析、实践探索、推广应用等三个板块,结合“大爱急救”品牌打造,分析了通过志愿服务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指出辅导员要以“做、学、导、思”的系统化教育设计,切实推动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飞以《从理念到行动辅导员实践育人的使命与路径》为题,就药学院“大药精诚”志愿服务队的十年探索分享实践育人经验,勉励辅导员深化时代使命与医科担当,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责任、以专业回应时代,服务国家与人民,努力做好青年成长的“实践型领路人”。
第一临床医学院辅导员张智厚以《辅导员科研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为题,结合自身课题申报经历,从研究课题的搜集方法入手,系统讲解了课题申报的全流程,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分享了申报书撰写的技巧。
三、结业考核
培训后以闭卷笔试的方式举行结业考核,新进辅导员进行跟岗实践锻炼,全方位压实培训效果。
我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为辅导员队伍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深入开展辅导员队伍精准赋能行动,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为学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